藨
藨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
小篆
楷体
拼音 | [biāo] [pāo] | ||
部首 | 艹 | 总笔画 | 18 |
笔顺 | 一丨丨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丶丶丶丶 |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● 藨
biāo ㄅㄧㄠˉ
1. 藨草,茎可用来编席或织草鞋。
2. 芦苇的花穗。
3. 古通“穮”,除草。
其它字义
● 藨
pāo ㄆㄠˉ
◎ 莓的一种,可食。
详细解析
详细字义
◎ 藨 biāo
〈名〉
(1) 即鹿藿( Rhynchosia volubilis ),一种多年生蔓草,叶互生,三出复叶,荚果红褐色 [twining rhynchosia]
(2) 即莎草属植物,可以编席、草鞋 [bulrush]
藨,即今所用作席者也。—— 《汉书》
字形






字源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