篦
篦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
小篆
楷体
拼音 | [bì] | ||
部首 | 竹 | 总笔画 | 16 |
笔顺 | ノ一丶ノ一丶ノ丨フノ丶一一フノフ |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● 篦
bì ㄅㄧˋ
1. 一种齿比梳子密的梳头用具,称“篦子”。
2. 以篦子梳:~头。
详细解析
详细字义
◎ 篦 bì
〈名〉
(1) 齿密的梳头工具 [fine-toothed comb]
发短不胜篦。——杜甫《水宿遣兴奉呈群公》
(2) 又如:篦箕(篦梳);篦梳(栉发用具);篦头铺(理发店);篦头待诏(梳头师傅)
词性变化
◎ 篦 bì
〈动〉
(1) 用篦子梳发 [comb with fine-toothed comb]
贼如梳,军如篦。——《明史·洪钟传》
(2) 又如:篦头
字形






字源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