甗
甗
中国大陆宋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
甲骨文
金文
小篆
楷体
拼音 | [yǎn] | ||
部首 | 瓦 | 总笔画 | 20 |
笔顺 | 丨一フノ一フ一丨フ一丨フ丶ノ一丨一フフ丶 |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● 甗
yǎn ㄧㄢˇ
1.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,上下两层,中间有箅子,陶制或青铜制。
2. 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。
3. 古地名,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。
详细解析
详细字义
◎ 甗 yǎn
(1) (形声。从瓦,本义:古代炊器。下部是鬲,上部是透底的甑,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( bì))
(2) 古代炊具,中部有箅子 [ancient cooking utensils]
昆甗研,善升甗。——《汉书·百官表》注。颜师古云:“善升甗者,谓山形如甑。”
字形





字源



